一、历史沿革
昆明港通物流集团有限公司(曾用名:昆明市国有资产管理营运有限责任公司)是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并实际控制的国有控股企业。国内主体信用评级为AA。现由永利yl23411集团(以下简称“永利yl23411集团”)代管,于2025年1月21日更名为“昆明港通物流集团有限公司”(以下简称“港通物流集团”或“公司”)。公司于1992年7月组建,注册资本为29.28亿元。经过33年的发展,昆明港通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昆明市境内高铁项目投融资主体,主要承担了云南省高铁项目建设“八入滇、四出境”中云桂、沪昆、昆玉及东南环线四条铁路、昆明高铁新南站站房及配套道路、呈贡新城东外环中路及其上部道路等重要基础设施投融资建设任务。经过近年来的发展,确立了以铁路项目投资建设、城市资源开发服务、现代物流、股权投资为主的业务布局,业务板块之间具有协同效应。公司控股参股公司共计14家,其中:重要子企业5家(全资子公司2家、控股子公司3家),参股公司9家。
截至2025年,为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,集聚优势资源,做实、做强、做大永利yl23411集团交通物流产业,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,更好地服务昆明市经济社会发展,根据云南省委省政府、昆明市委、市政府对现代物流产业的规划部署,结合永利yl23411集团实际情况,组建昆明港通物流集团有限公司,以港通物流集团为主体,采取包括但不限于通过股权转让、吸收合并等方式整合永利yl23411集团内其余6家物流产业公司。
二、股权架构
三、业务整合及发展规划
港通物流集团按照“物流带动商贸,商贸推动产业,产业助推发展,资源集聚同类合并”的原则,围绕“物流园区布局与开发、物流综合服务、物流数字化建设、供应链服务”四大核心业务,进行业务整合与拓展。
1.物流园区布局与开发
抓住“一带一路”“中国·昆明国际陆港建设”政策窗口期,围绕省政府关于昆明陆港“双核两翼”的战略布局进行挖掘,重点对核心物流枢纽如安宁片区、磨憨片区、王家营片区等物流节点上的物流园区进行挖掘、策划、包装、并购及其他形式的合作,形成涵盖铁路货运场站、集装箱堆场、进出口加工区、口岸作业区、货物仓储服务等多种园区经营业态的物流园区网络化布局;依托通道优势,适时成立海外分公司或事业部,与有实力的境外沿线企业合作,深化利益捆绑,拓展南亚东南亚市场,实现境内外联动集货,做大通道流量,为交投路港集团构建综合物流集群奠定基础。
2.物流综合服务
立足建设、整合、运营多个物流园区,通过实现园区与园区之间信息互联互通,依托昆明市“公、铁、空”交通通道优势,统筹整合铁路、公路、航空、港口等多式联运资源,逐步构建集多式联运、货运代理、城市配送、装卸搬运、仓储保管、国际联运、国际货运代理、进出口代理、报关清关、流通加工、海外仓代理等物流综合服务。
3.供应链服务
一是将交投现有大宗贸易业务逐步转移、整合至交投路港集团下,形成有色金属、农产品、建筑材料、矿产资源、城市生活必需品为主的贸易业务;二是交投路港集团组建后,基于后续发展壮大的仓储、运输、货代等综合物流服务能力向贸易延伸,搭建物贸一体化的供应链服务;三是依托资产、流量、信用优势,搭建专门金融服务平台,引入银行、保险等机构,为相关企业提供运费融资、贸易融资、存货或仓单质押融资、应收账款融资、预付款融资、保险、保理以及结算、票据等物流金融服务,最终构建互利共赢的供应链服务价值生态圈。
4.物流数字化建设
搭建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,集仓储、多式联运、网络货运、冷链物流、供应链金融等功能于一体,并将平台在运营过程中沉淀的生产、贸易、物流、金融等数据资产化。
新组建的港通物流集团按照习近平总书记“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、提高经营效率、合理承担社会责任、更好发挥作用”的要求,锚定省委、省政府“3815”战略发展目标和昆明市8+N产业链体系打造要求,坚持“交通产业引领发展,关联产业协同推进”的发展原则,在永利yl23411集团领导下推进“交通物流产业”发展,不断提升公司的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,推进数字化转型发展。
运用十年时间达到以下战略目标:资产结构优良、盈利能力强劲、业务布局多元、品牌效应凸显,最终成为依托中老泰通道优势,以通道运营为核心,汇聚物流、资金流、信息流,畅连国际国内、运营便捷高效的物流综合服务商。